按摩应先以右手轻轻平置于上中下脘之处,以看其脉(等于中医看手上之脉),以觉其病在何处,宜按何穴,然后下手(此处之脉较手上搏动力大)。看脉注意中脘。肝气先在外三里见形,肾气先在内三里见形。按摩治病,注重手下之知觉,所以经验久者,即以手下之知觉,参酌病理,及各穴之部位,为下手之目标。在病将愈时如按至手下血热气鼓及病人脚下见热,此阴去阳返之明证,即宜起手。如再按则阳又消而阴长矣。按者手下太重时,其知觉不灵,病人之筋筒亦闭塞,难以现形。所以初学者忌手重。初学者但觉病人何处发涨、发动或筋络跳动之形,即按其有形之处。不必太拘于穴之位置。大动脉时常跳动不在此例。应注意其他筋络之跳动。凡经验深者,对于各种病象,均能于手下知之,并能使其病之在上下左右者,引之来于手下,是在知觉之灵敏,手指之法度,故为妙手也。按摩治病,普通多按三次),每次时间不过一二十分钟,不宜太久。只在按的病人见形(凉、热、麻等),或手下微有鼓动,即宜起手,使其自然下行。再过一二十分钟,待病人所现之形已少,再按。在病将愈时,如按至血热气鼓即宜起手,否则正气散而病不能速愈矣。此为治病要诀。宜按宜起之时间分际,与病愈之迟速[有关。按时病人觉痛者,谓之拒按,其病重,是其病凝结也。宜先用揉运二法,以活动其气血,然后再按。按时病人觉舒适者,谓之喜按,其病易愈。按中下脘于最后一次,总以再按上脘为宜。尤以病将愈时更为重要。按摩之次数,初治时有按四五次者,至将愈时亦有按一二次者,须看病的情形。凡久病于将愈时,如按至腰肾或脚心见热,即速起手。不可将热放散,恐伤正气。如按时病人觉形者,即能有效。但起手后则不觉形者,病未大减。如起手后病人觉形仍大者,病将愈。如按时病人不觉形者,可先用揉运之法。凡按多次始见形者,其病重。如按时有热,起手后无热者,为正气不足。凡久病多沉于下,摩之无形。若按至将愈之时,其病皆浮于上,筋筒亦见膨胀,可以摩出。所以按至一二层即可,不宜深按。湿重者血可变水,按中脘。小便勤者,肾寒,按中脘。血缺者,治胃,按上脘。气缺者,治肺,按上脘三穴。血凉血热,气凉气热,均按一层,用放法。大肠与小肠相表里,大肠与肺相表里,小肠与心相表里,肺气通窍。引病来于手下之法,一在摩出与病相通之筋络,二在手指之微抑微扬(此我之理想)。凡夹杂之病,日久之病,不能顺利见效者,不可专按一处。按时手下不可忽轻忽重。凡上部之病,如下部已通,其病仍不能下行者,可用匀法以散之。或用提法以接之。但非至不得已时,不可轻易用之。凡久病多居于背后,可按其脊骨,由上而下。“腰脊者,身之大关节也。”(录《灵枢》)。凡按前面拒按者,可按背后脊骨两旁之筋,由上而下。凡按腹部上下已通,而病仍未大减者,可按脊骨。凡上焦虚火,于放后再用匀法。又曰:“肝火一大片,虚火一条线。”凡久病于按后腰背脚心见热,起手后无热者,为正气不足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万宝配资-股票配资资质-低息配资股票-股票加杠杆在哪里加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